《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》
【概述】
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,当属祖国医学“萎黄”、“黄胖”、“虚损”、“虚劳”等范畴。中医学认为,本病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调,脾胃虚弱,长期失血,劳累过度,妊娠失养等所致,终至气少血衰,出现气血亏虚之象。病位重在中焦脾胃。“血者水谷之精也,生化于脾”,“中焦受气取汁,变化而赤是为血”,脾为后天之本,胃乃水谷之海,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。由于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胃不受纳腐熟,脾不能运化吸收,导致水谷精微不足,气血生化无源,出现本病。
由于阴虚血热或脾不统血而致崩漏长期不愈,经常反复吐血,便血,咯血,鼻衄等慢性失血症,均可导致血少气衰,出现贫血。
肾虚精不化血,一为先天禀赋不足,肾脏素虚,一为后天失养,即由于其他脏腑病变,不能将其精气输送至肾而藏之。另外,因房劳过度或烦劳过度,也损及肾脏。肾主骨,生髓,藏精,血为精所化。故肾脏虚衰,则精不能化血,而致血虚。肾虚不能主水,则见浮肿甚则有腹水,男子阳萎,女子月经停闭等脾肾两虚的证候。
虫积如钩虫侵入人体,引起脾胃受损,运化失司,而见腹胀,便塘,恶心呕吐,异嗜癖
等症状,或虫栖肠中,大量吸收人体精微,导致气血虚弱,且由于脾胃受损,气血生化乏源,
故见气血亏虚之象。
有关本病古代文献论述甚多,《医学正传》载针砂丸治谷疽、酒疽,湿热发黄等证,针砂炒红酢淬八两,香附子童便制,苍术各四两,神曲炒,茵陈姜汁炒,麦芽炒各一两,芍药,当归,生地黄,川芎,青皮各一两半,三棱,蓬术并醉煮,陈皮各一两,栀子炒,姜黄,升麻,干漆炒各五钱,右为末,醉糊和丸,梧子大,姜汤下六、七十丸。”《丹溪心法》:“疽……轻者小温中丸,重者大温中丸”大温中丸治黄胖,香附,针砂,苦参,芍药,厚朴,山碴,苍术,白术,陈皮,茯苓,青皮,甘草。小温中丸治黄胖,宜草野贫贱人服,盖其饮食之积,但补阴燥湿而已,针砂,糯米。”明·戴思恭《证治要诀》曰:“诸失血后,多令面黄,盖血为荣,面色红润者,血荣之也,血去则面见黄色,譬之草木,春夏叶绿,遇秋叶黄,润与燥之别也,宜养荣汤、积归汤,十全大补汤,妨食者四君子汤加黄芪,扁豆各一钱,或异功散,加此二味亦得,亦有遍身黄者,但黄不及耳目。”
【辨证纲目】
本病多属虚证,但也有虚实夹杂之证,故其辨证,首当明辨虚实、标本之主次。
1.脾虚
证候:面色萎黄或At白,神疲乏力,食少便塘,舌质淡,苔薄腻,脉沉细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初期,以面色黄白,神疲乏力,食少便塘为辨证要点。病位在脾,其性属虚。②病机: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,故致血虚气亏。
2.心脾两虚
证候:面色苍白或光白,倦怠乏力,头晕心悸,失眠,少气懒言,食欲不振,毛发干脱,爪甲裂脆,舌质淡胖,苔薄,脉濡细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见于轻、中度缺铁性贫血。以体倦食少,面色萎黄,心悸怔忡,健忘失眠等为辨证要点。病位在心脾,其性属虚。②病机: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虚则气血衰少,营血不足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莫不失养。血气不荣于外,故见面色苍白或既白。月干失所养,故见头晕;爪为筋余,不足则爪甲裂脆;心肺失养,故见心悸,气短;发为血余,营血不足,故见毛发干脱。气虚血衰,心失所养,故见心悸怔忡,失眠。
3.脾肾阳虚
证候: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,形寒肢冷,唇甲淡白,周身浮肿,甚则可有腹水,心悸气短,耳鸣眩晕,神疲肢软,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,小便清长,男子阳萎,女子经闭,舌质淡或有齿痕,脉沉细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以形寒肢冷,神疲肢软,大便溏薄或五更泻为主要辨证特点。病位
在脾肾,其性为阳虚。②病机:脾肾阳虚,气化失常,水邪内停,故见周身浮肿。脾主四肢,
阳气虚弱,不得温煦,故手足不温,脾虚水湿内停故见大便溏薄。气血两虚故见心悸,气短,
耳鸣眩晕,肾阳不足故见小便清长,男子阳萎,女子经闭。
4.虫积
证候:除有贫血症状外,尚有腹胀或嗜食生米,茶叶,泥土等,善食易饥,恶心呕吐,大便干结或溏薄有奇臭,神疲肢软及其他虫积见证,苔薄,脉虚弱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以脾胃症状和嗜食异物为主要特点。病位在胃肠,其性属实热。②病机;本证为脾虚胃热之证,脾虚则腹胀,便塘,胃热则善食易饥,恶心呕吐,大便有奇臭等。
【治疗方法】
本病的治疗应以补虚为主,健脾益气补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。病久可损及肾脏,温
补脾肾,益气养血是其治疗大法。
一、辫证选方
1.脾气虚
治法:益气健脾。